高低溫試驗箱一旦出現不制冷的狀況,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系售后報修,既耗時間又可能產生不必要的費用。其實,通過有條理的檢查與簡單處理,很多常見故障都能排查并解決。今天,小編將說明幾處關鍵點,既實用又有據可循,幫助您快速判斷問題所在并采取相應措施。
1. 先確認電源與控制設置是否正常
檢查電源接入:確認試驗箱是否接通電源、插頭和插座接觸良好、線路無松動或燒焦痕跡。電壓不穩或缺相會導致壓縮機無法啟動或保護跳閘。
查看控制面板:溫度設定值是否合適(例如設定在高于室溫范圍內則不會制冷);程序模式、運行/停止狀態是否正確;是否誤觸了節能或停機功能。
保險與斷路器:檢查箱體內部和外部的熔斷器與空氣開關,若因過載保護動作導致斷電需先排查原因再合上電源。
理由:很多“故障”其實源于人為操作或供電問題,先排除這些簡單項能節省大量時間與成本。
2. 觀察壓縮機與冷凝系統運行情況
聽壓縮機聲音:啟動時是否有啟動嗡鳴或跳停的聲音;若無任何聲音,可能是壓縮機本身未通電、壓縮機保護繼電器故障或壓縮機損壞。
摸壓縮機溫度:正常運行時壓縮機應有溫升但不應過熱。過熱往往與潤滑不足、過載或散熱不良有關。
檢查冷凝器翅片與風扇:冷凝器若積塵堵塞或風扇不轉,會導致散熱不良,制冷效果明顯下降。定期清潔冷凝器和確認風扇運轉是維護重點。
理由:壓縮機和冷凝系統是制冷循環的核心,若其中一環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制冷能力,但很多問題可通過清潔與確認電氣連接修復。
3. 檢查制冷劑與系統泄漏情況
觀察管路與接頭:查找油跡、焊接點或接口有無明顯濕潤或結霜異常,這些可能提示制冷劑泄漏。
高低壓表讀數(如有工具):低壓側壓力過低且長時間不升,可能是制冷劑不足;高壓過高則說明散熱或膨脹節問題。
結霜異常:蒸發器表面無霜或局部結霜不均衡,也提示可能缺氟或膨脹機構異常。
理由:制冷劑泄漏或不足會直接導致系統無法完成蒸發降溫,準確判斷后請安排有資質的維護人員充注制冷劑并修補泄漏點。

4. 檢查蒸發器、膨脹閥與過濾器干燥器
蒸發器結霜模式:正常運行時蒸發器會有均勻結霜或冷凝,不均勻或完全無冷效應需檢查膨脹閥是否堵塞或卡滯。
過濾器干燥器阻塞:長期使用后過濾器會堵塞導致流量不足,表現為制冷不良或壓縮機喘振。必要時清洗或更換過濾器干燥器。
膨脹閥調整:機械膨脹閥或電子膨脹閥異常會改變制冷劑流量,影響制冷效率。
理由:流量控制與蒸發換熱直接關聯系統性能,定期保養這些部件能避免很多隱性故障。
5. 檢測風循環系統與密封性
箱體風機運轉:內部風機若不工作,會導致熱交換不足,試驗箱內部溫度無法下降或降速變慢。
門封條與密封性:門封不嚴、觀察窗破損或箱體有縫隙時,外界熱量進入,制冷負荷增加,出現降溫困難。
樣品擺放:樣品或夾具遮擋風道、緊貼壁面也會妨礙氣流循環,影響溫均與制冷效率。
理由:良好氣流與密封是維持試驗箱設計性能的基礎,排查這些外部因素常能迅速恢復正常運行。
6. 軟件與傳感器問題也不能忽視
溫度傳感器校準:傳感器失準會導致控制器誤判箱內溫度,從而停止制冷或持續降溫。可用標準溫度計對比檢查。
控制器輸出與繼電器:控制器若不發出壓縮機啟動信號或繼電器接觸不良,會導致系統不制冷。簡單查看接線和接點有無燒蝕痕跡。
程序錯誤或歷史故障記錄:現代試驗箱帶有故障碼或運行日志,查看并記錄故障碼能為后續維修指明方向。
理由:電子控制與傳感器問題常表現為間歇性或不可預測的制冷異常,通過數據和比對能快速定位。
7. 簡單維護與安全注意事項
定期清潔冷凝器翅片與風道,建議每3—6個月清潔一次(依據環境塵埃程度)。
更換或清洗內部空氣過濾網,保持風機進出氣順暢。
檢查門封條完整性,必要時更換以保證密封。
在進行任何電氣檢查前務必斷電并佩戴合適防護裝備;如果需開啟制冷系統或接觸制冷劑,請由持證人員操作。
理由:這些維護工作風險低、成本低且收益高,能顯著降低突發故障幾率。
8.何時必須聯系專業維修?
確認有制冷劑泄漏或需要充注制冷劑時;
壓縮機聽到異常聲響或明顯發熱、啟動異常;
控制器或主板出現故障碼且無法通過復位解決;
經過上述排查仍無法恢復制冷功能時。
理由:涉及高壓制冷劑、電器主板或需要拆裝關鍵部件時,應由具備資質的技術人員來處理,保證安全與設備壽命。
先自查電源與設置、風循環與密封、外部散熱情況,這些步驟簡單且常能解決問題。
再檢查壓縮機、冷凝器與蒸發器相關部件,確認是否為散熱不良、濾芯堵塞或膨脹閥問題。
涉及制冷劑、更換壓縮機或主板時請聯系專業售后,以確保安全與合規。